近年来,无人机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在提升工作效率、替代危险作业、抵达人力难及之地等多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既赋能传统行业,更创造新的需求。被称为“飞手”的无人机操控员随之成为走俏的职业,据测算,我国飞手就业人才缺口高达百万人。
专业无人机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目前我国这样的机构已有约千家。在江西低空数研科技有限公司翱翔学院的训练场地上,无人机运转的嗡嗡声随处可闻,沿既定路线,一架架无人机在空中划出流畅的曲线。这家近年成立的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盛立柱说,学院可培训农用植保、物流、航拍等多个类型的飞手,今年培训人数同比增加50%以上。
校企合作直供。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国网永川供电公司签订协议,通过校企合作,供电公司巡检班多名青年职工成长为无人机能手;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通联航空合作推进“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各地相关院校机构加强产教融合,直接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成为提升无人机领域人才供给质量的重要方式。
规范保障升级
马家柚是江西上饶市广丰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全区种植面积超过19万亩。在山区运柚子是个体力活,然而,广丰区马家柚产业协会的“00后”飞手姚献文一个人操作无人机,半天就能运送两三万斤。“刚毕业时,还担心农村没有适合我的岗位。”姚献文说,恰好赶上地方无人机农业发展火热,他在实践中边学边练,已成为公司骨干飞手。
随着各地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围绕飞手行业的规范和服务也在升级。
支持“深造”,助力“老飞手”技能升级。在农用无人机领域,像姚献文这样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技术的不在少数。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使用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150千克的农用无人机在作业区域从事飞行,无需考证。“我主动申请,考了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在内的等4种执照,这样以后能用更多种类的农用无人机。”姚献文说,现在这方面的培训机构多、内容系统,当地协会对他“深造”的想法也很支持。像这样的“老飞手”深造升级,将为行业提供实操能力强的优质人才。
惩戒“黑飞”,保障职业飞手合法权益。“黑飞”是指一些没有取得私人飞行驾照或者飞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2024年7月,江西南昌市公安局红谷滩分局卧龙派出所依法查处一起无人机“黑飞”案件,这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施行以来,红谷滩公安查处的首例此类案件。据了解,江西各地陆续开始对持有民用无人机及持有无人机驾驶员证(飞手证、机长证)的单位和个体进行实名登记,鼓励和保障专业飞手们合理合法使用无人机。
“一站式”为飞手提供服务保障。2024年11月,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成为江苏省首个正式授牌的公益性低空飞行服务机构,将为飞手提供“一站式服务”。12月3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编制的《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试行)》,按照各职能部门的明确分工,为无人机服务企业及飞手们提供的飞行计划审批、飞行保障等服务的流程更为清晰、效率进一步提高。仅2024年,就有安徽合肥、山东滨州多个城市成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为飞手们提供的职业服务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