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台风、救山火、投物资……无人机成应急救援“多边形卫士”
来源: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24-09-13
|
91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监测灾情、提供通信支持并执行物资投送等任务。第二届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探讨了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与会专家强调无人机提高了救援安全性,并指出大湾区在应急救援无人机产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
“应急救援中,常人不能做到、直升机也做不到的事情,无人机可以做到。”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位与会嘉宾提到,作为应急救援中的“多边形卫士”,无人机对于提高应急救援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极端的救援环境下,救护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甚至出现‘救护队员变救护对象’的情况。这是应急救援的一大难点。”香港警务处资讯系统部高级警司莫俊杰说。
广州市应急管理中心主任、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科文介绍,为助力提高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在2024年发生的南沙沥心沙大桥事故、广州白云强龙卷风灾害、梅大高速塌方事故等多场灾害救援中,广州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都派出无人机队伍,赴灾情一线承担数据采集、现场监控、夜间照明等多项任务。
“无人机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提高了救援的安全性。它能代替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降低救援队伍的伤亡风险。”廖科文说。
加快规模化进程
产业基础与落地场景缺一不可
在广东省,各方正探索建立无人机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平台,推动应急救援无人机加快落地。例如广州打造全国首个“产学研救”四位一体的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东莞消防创新研发部署无人机管控平台,广东电网公司应急中心应用了重载无人直升机。此外,深圳的大疆、广州的成至智能、中山的福昆航空等多家企业,已在应急救援无人机领域有成熟布局。
在廖科文看来,大湾区发展应急救援无人机产业底气十足。“拆解一台无人机,你会发现80%的零件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里找到,所以无人机是一个典型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粤港澳大湾区有超万亿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拥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所有小类,门类齐全,应急救援无人机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此外,低空经济发展呈现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的特点,丰富的应用场景会加快应急救援无人机在大湾区落地。“大湾区地形丰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高楼林立,可以给无人机的应用找到非常多的应用场景,既包括自然灾害救援,还能拓展到城市中的火灾、建筑安全监测等。”廖科文说。
如何推动应急救援无人机在城市中加快应用,满足更多元应急救援需求?杨金才向记者表示,一是要加强宣贯,让市民更熟悉应急救援无人机在城市场景中的应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建立适宜的容错机制,给应急救援无人机飞向城市一个过渡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思敏 来源南方新闻网
操控员培训班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详情请咨询:13350061060(刘老师)
培训时间:每月17日—次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