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0061060

028-86522069

您当前的位置:
Sanzuwu UAS
当清明祭祀遇上森林防火,“喊寨”与无人机共同守护公众安全
来源: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25-04-07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邀请20余家媒体网站赴福建、广西等地,深入采访报道各地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管控野外火源、加强监测预警、加密检查巡查、教育引导群众安全用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邀请20余家媒体网站赴福建、广西等地,深入采访报道各地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新质能力建设、管控野外火源、加强监测预警、加密检查巡查、教育引导群众安全用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喊寨”与无人机共同守护公众安全



南方都市报记者 杨文君

清明将至,广西广南村又迎来了防火关键期。近期甫一到晚上十一点,“打更人”就走上村寨中的小路,一边敲锣一边“喊寨”:“小心火烛。”用这种流传数百年的防火宣传方式提醒村民。
在“打更人”敲响防火警钟的同时,广西应急指挥部的数字化大屏上显示着各种火情的监测信息,整合着全区护林员巡护、卫星热点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视频监测等信息,力求精准防灭火。
传统与现代的防火举措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此刻相会,但令人疑惑的是,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广西为何还保留着“喊寨”等传统方式?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的用火习惯是否与森林防火矛盾?对于这些问题,南都记者在近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的森林草原防灭火采访活动中找到了答案。

图片

龙胜广南村打更人“喊寨”

“喊寨”等土办法为何能奏效

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的广南村,四面环山、植被繁茂。这座长在深山林间的村寨,居民住宅多为木质结构,同时,这里的村民还沿袭着烧柴火煮油茶、围火议事的习惯,不免为当地村庄防火、森林防火增添了一丝风险。
广西龙胜人大常委会主任粟海英告诉媒体:“这里的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其中侗族人口最多,自古以来,他们都是居住在木质的房屋中,这是有火灾安全隐患的,但是我们也要尊重当地民众的传统习俗。”
据粟海英介绍,这里的村民也有着自己古老的防灭火智慧。在侗族文化中,“喊寨”是一种古老的社区警示和召集方式。通常由专人通过敲锣、喊话等方式提醒村民注意防火、防盗或召集集体活动。“喊寨”打更的警示方法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方式更贴近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更有效果。
就在粟海英介绍时,广南村的鼓楼广场上响起了侗族山歌。歌词大意是:“星星之火可燎原,森林防火要堵源。无论春夏与秋冬,防火请你记心间……扑火选好进出路,遇到浓烟湿巾捂。路况地形要记牢,防止窒息和呕吐。”
“侗族没有文字,将专业消防知识转化为易学易记的山歌,再经口口相传,这种宣传方式在当地可能更有效。”广南村村委会副主任蒙春苗说,这首琵琶队歌是村民自创的,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防火知识,也有效避开了语言不通这一障碍。
除了龙胜,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等多地,都采取了这种唱山歌的方式,将消防知识融入少数民族歌曲中,广为传唱。
聆听山歌,行走在广南村中,南都记者还发现了一条条水渠,有的水渠旁还安置了一个红色消火栓。
龙胜消防大队防火监督干部文艺钧介绍道,这些水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村民习惯用的取水点,而在这些水渠旁,广南村共设置了6个消火栓,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方便村民第一时间取水灭火。
过去,广西老一辈的居民在室内生火取暖、野外烧荒,这些用火行为无人进行管控。而如今,破除陋习,新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森林防火宣传方式日渐成熟,传统文化与当代防火的矛盾用新旧结合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图片
广西三江县森林防火演习现场

无人机、信息化已成为新时代的“御火神兵”

近日,一场消防扑火演习正在广西三江的森林中进行,只见消防员熟练地进行灭火操作,取水、灭火、卸具……全程用时十分钟左右。而扑火演习中一架无人机全程跟随,并成为了最后收尾的“消防员”。
三江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李军告诉南都记者:“无人机最后还要进行巡查,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火点,是人工灭火的有益补充。我们还有专门的灭火无人机,一般遇到较大灾情时会用到。”
据了解,三江处在桂湘黔三省交界地带,这里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79.7%,是广西响当当的林业大县。也正因如此,这里的森林防灭火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实现火灾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当地实施“靠前驻防”策略,在重点林区设立临时营地,安排专业队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一旦发生火警,就能迅速行动。同时,当地搭建了一套完善的智慧预警系统,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火情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事实上,类似三江的防火举措正在全区铺开,比如,广西南宁搭建一体化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全市包括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等重点区域24小时全程实时动态监控。这些举措都反映在广西应急指挥部的数字大屏上,通过这块LED大屏可以清晰观察到全区的森林火情,并帮助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判断,这就是当地森林防火的“智慧大脑”——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
据了解,广西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已建立起二维、三维合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火场蔓延模拟、扑火队伍行军路径选择、排兵布阵标绘共享等功能,为扑火力量调度、指令下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同时,全面整合护林员巡护、卫星热点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视频监测等监测手段,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谈及空天地一体化,广西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张明军提到了低空经济这一概念,他对南都记者表示,业内比较看好低空经济在应急救援方面的应用,目前在广西应用较多,比如无人机撒传单宣传防火知识、无人机巡护、无人机灭火等。
同时,自治区还投入900多万元开展100公斤大载重无人机灭火技术研发,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无人机扑灭悬崖火、压制火头、红外线侦察余火技术,填补了无人机应用在广西森林火灾扑救领域的空白。

图片

广西应急指挥部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
介绍之余,张明军指着数字大屏说:“隐患排查整治是广西森林防灭火信息系统的一大创新,比如清明节对于防火是一种周期性的隐患,坟墓周边的杂草是否已清理、对墓主是否已进行防火提醒等,信息系统上都有显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充实数据库信息。”
清明将至,传统祭祀与森林防火如何并行?南都记者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现场祭扫要错峰,网络祭扫更方便,绿色出行少拥堵。禁止烧纸和焚香,安全平安千万家;慎终追远祭先人,文明祭扫树新风。”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南方都市报
●编辑:李玉雯 邢祖仪






最新开班通知



操控员培训班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详情请咨询:13350061060(刘老师)

培训时间:每月20日—次月9日

培训模式:精品小班/网课班/周末班


三足乌温馨提示

执照即将到期的学员,请及时按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要求提前申请更新执照,更新时间以执照签发日期为准

执照更新教程:【三足乌无人机教育】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有效期内更新/过期续签流程



三足乌无人机教育

三足乌无人机教育成立于2014年,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全国第九家获得无人机操控员培训资质的企业,三足乌拥有200亩实训考试基地,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可开展全机型(多旋翼、飞机、动力升空器、直升机),全等级(视距内、超视距、教员)的课程培训;2016年起开展地区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考试工作,并于2018年成为四川地区第一家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试中心(四川01),十年来,通过培训及考试服务已为行业累计输送数万名专业人才,是四川的地区名副其实的无人机操控员“黄埔军校”。


主要业务:CAAC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及考试服务,教育部1+X,人社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及就业服务、航空体育竞赛、青少年科教创新、科普研学与白名单赛事服务等。


三足乌拥有一流师资团队技术能力,多项研究专利,丰富赛事荣誉;自主研发教培系统,全面电子化、信息化过程管理,保障训练安全及质量;资深行业应用经验指导学员职业规划。搭建了无人机标准化、流程化、梯度化、定制化的课程体系,已形成从入门启蒙到应用就业及各级赛事的全龄段无人机人才培养生态链。


拂云旗帜炫青红,三足金乌跃长空,在低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三足乌无人机教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肩扛地区无人机人才培养行业领头旗帜,携手各行业同仁,共架蓝天,共享天际,持续为行业有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控员考试中心(四川01)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 (ALPA)无人机操控员合格证 考试中心(西南01)



座机:028-86522069

手机:13350061060

微信:13350061060

网址:http://www.szw-uas.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汇融广场C座15层1502


四川三足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广场C座15层
13350061060
培训类别  service

服务项目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