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最高年培训学员3万名,到2024年不足6000人,为应对学员逐渐减少,拥有32年办学历史的武汉明涛驾校近日对外推出“无人机驾驶培训”。驾校挂牌变身“航校”,为什么要转型?谁来教?谁来学?转型后前景怎样?长江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明涛驾校无人机培训项目教学现场。记者尹勤兵摄
老牌驾校转型 驾校挂牌变身“航校”
“往前推一点,好,就这样,稳住!”3月12日,天空飘起小雨,武汉市蔡甸区城关茂盛路边的一块偏僻空地上,32岁的无人机助教龚宇带领7名学员练习无人机的起降动作,不时做出悬停、攀爬和转向动作,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旋翼刮起的强劲气流,冲击着地面的水泥斜坡,掠起阵阵水雾;醒目的黄色标识线,几根竖杆上印有“坡道停车起步、直角转弯”蓝底白字的指示牌。这提醒人们,这里曾是人气爆棚的驾校练车场。
这家武汉知名驾校,这些年累计为社会输送了30万多名合格驾驶员。而今,武汉明涛驾校总部挂出了“明涛航空”的招牌。
去年,龚宇在驾校安排下,成为80多位教练中首个转型做飞手培训的教练员。每天摸惯了方向盘的大手,现在改为操控飞行操纵杆,“既学理论,还要改‘驾驶’习惯”。
学员从30000下滑至6000,驾校拓展无人机培训
明涛驾校为什么转型无人机培训?
驾校常务校长张凡向长江日报记者列举了几组数字:武汉人学车高峰在2014年,一度达50多万,那一年也是明涛驾校的高光时刻,当年毕业了3万多名学员。到了2024年,全市学车总人数20多万,明涛驾校一年培训学员6000人不到。“该学的都学了,该拿驾照的都拿了!”张凡说,现在全市的驾校都面临“僧多粥少”难题。驾校虽自有场地和考场业务,这几年也都在亏,不想出路很难再继续撑下去。
怎么办?与其温水煮青蛙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明涛驾校注意到,去年以来,武汉低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武汉有18条低空试点航线获批开通,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利好配套政策,驾校决定拓展无人机培训市场。
去年6月,驾校全国考察后,利用驾校现成的1万平方米达标训练场地,先通过本土飞行龙头企业,培训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教练,逐步拿到教练员资格。接着经过半年的采购设备和各种资质论证,目前已通过民航管理部门的备案,成为尝试拓展无人机培训的驾校,今年3月6日正式对外招生。
学费六千起步 最快一个月可拿证
据介绍,目前“明涛航空”的培训范围,初期阶段主要为各种中小型视距(120米高、500米半径)和超视距的无人旋翼机,日后向固定翼的旋翼机培训发展。主要采取小班教学,6—8人一个班,学时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