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0061060

028-86522069

您当前的位置:
Sanzuwu UAS
无人机专家走进通州二中,带领学生们“飞越地平线”
来源: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24-09-03 | 85 次浏览 | 分享到:
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无人机是怎么来的?我国无人机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9月2日下午,在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开展的“2024科学家精神领航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王英勋走进通州二中,带来“探索无界,创新驱动——科学家精神在航空无人机领域的翱翔”为主题的讲座,带领孩子们“飞越地平线”。

讲座现场,王英勋鼓励孩子们积极提问,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科普非常重要,很多飞行器的设计师都是从小便喜欢航模。在孩子心中厚植科学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航空航天,在这个领域就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王英勋说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王英勋。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现场做实验感受气流的升力
当天下午4时许,最后一节刚下课,300多名初一年级小学生便抱着纸笔涌进了通州二中的报告厅内,王英勋开讲后,热闹的现场迅速安静下来。王英勋从公元前2000年的飞天梦想讲起,介绍了飞机的发展历史,以及飞行器在战争、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历程。
“那么重的家伙怎么飞到空中呢?这就要提到伯努里方程,即动压和静压之和等于常数。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难懂?”介绍飞行原理时,王英勋利用各种动图和实践例子为学生们解释其中的原理。他告诉孩子们,可以通过“吹小纸条”的小实验去理解这个方程式,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实验。现场顿时传来撕纸条的声音,学生们吹动手中纸条感受气流的升力作用。“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就飞起来了。”王英勋说道。
学生们拿出手中纸条尝试吹气。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紧接着,他介绍了飞机的相关研究以及无人飞行器的发展。王英勋介绍,除了军事方面,无人机在民用上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无人机有大有小,到底有什么用呢?”王英勋举例说,无人机可以飞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可以在人们难以抵达的区域飞行与勘探,此外无人机还有高隐身、高机动、长航时、大航程的特点,可以实现自主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协同化的飞行,如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在赋能无人机。
王英勋告诉同学们,无人机是信息战和无人化非接触远程作战的平台,可以实时监视与侦察、评估、干扰、欺骗、直接打击;是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平台,可以应用于勘探资源、探测气象、灾难预测与控制、农业等;是航空技术基础研究的平台,用于在高超声速、新型动力、隐形隐身结构、新型航空器等先进航空技术的验证,一定程度上牵引和推动着航空技术发展。
学生们“脑洞大开”大胆提问
在讲座中,王英勋不时和孩子们互动,鼓励同学们勇敢发言,学生甚至可以冲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广场C座15层
13350061060
培训类别  service

服务项目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