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云南省选拔赛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举行,吸引了来自12个州市的77支代表队、423名小选手参赛。竞赛项目包括多轴无人机竞速、障碍飞行、足球等8个赛项,旨在推动无人机运动进校园,培育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通过一体化教育模式和科教融合策略,提升学生科技教育效果,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通过多项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逐梦长空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云南选拔赛在昆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无人机运动进校园,培育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9月21日,2024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云南省选拔赛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开幕。

黄兴能 摄
该项竞赛活动是教育部公布的白名单赛事中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类专业赛事,大赛项目对标全国总决赛,是一场集科普性、教育性、趣味性、挑战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盛会。活动由云南省模型运动协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主办,呈贡区教育体育局、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承办,昆明青少年活动中心、云南鹰卫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北京中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赛事吸引了来自昆明、文山、临沧等12个州市的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学校、俱乐部组成的77支代表队参加。423名小选手同台竞技,将在多轴无人机竞速、多轴无人机障碍飞行、多轴无人机足球等8个赛项中展开角逐。
在竞赛中追逐梦想
据介绍,无人机运动以航空模型为载体,综合了数学、物理、结构、机械、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对青少年动手、创造、观察、归纳等能力的多元培养,帮助青少年加强学科知识理解,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兴趣,引导青少年将课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促进国家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黄兴能 摄
每一台无人机的起飞,都考验着孩子们对无人机技术的掌握水平。GPS、陀螺仪、加速度计、电子罗盘、蓝牙、Wi-Fi、云台、遥控……参赛小选手们在操作无人机的过程中不断训练思维。首个竞赛日进行的是无人机竞速赛、无人机障碍飞行和无人机足球赛等5个竞赛项目,参赛选手通过操控使得无人机在空中进行一系列竞速、穿越、翻转,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引得在场观众惊叹不已、拍案称绝。

据介绍,本次比赛所有项目(不包含无人机科普知识竞赛)成绩前三名颁发金、银、铜奖牌,前六名颁发体育比赛证书。根据体育总局的要求,选拔取得优秀成绩的参赛队员将参加2024年第二十四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
作为本次比赛的承办方,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静琳介绍,学校以“爱国乐学奉献”的办学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在开设的课外活动课、学生校本选修课、高中通用技术实验课等多种形式中不断摸索,通过丰富科技创新类课程、强化专家指导,建设一体化科技校本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科技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