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2272216
028-86522069
‣ 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近千家企业已入局
11月22日,2025中国(江西)航空产业大会举办。据大会消息,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2035年预计达到3.5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背后,是低空装备产业的全面突破。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69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完成了登记注册,备案产品3191种,超过478万架,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介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持续完善,系列化发展进程加快,低空装备市场活力显著增强,企业数量产品种类不断扩展。2024年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23.6%。
目前,深圳、成都、南昌等城市已形成低空产业集聚态势,在无人机物流、载人出行、低空旅游等领域培育出多个新业态。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深化和基础设施完善,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据中新社报道,2025中国(江西)航空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表示,工信部将积极稳妥推动民机产业和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聚焦航空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林植保等典型场景,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大型货运无人机、农林植保机、无人直升机等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培育可落地、可持续的低空装备应用商业模式。
低空经济这片“蓝海”正全面兴起,无人机产业也迎来迅猛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实现了从“小众娱乐装备”到低空经济“核心引擎”的跨越。在政策持续赋能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为无人机飞行扫清障碍;工信部积极推动多元场景示范应用,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路径。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多个关键场景的重要支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应用边界不断延伸,前景十分广阔。对行业新人和寻求技能升级的从业者而言,当前正是考取CAAC无人机执照、夯实专业技能,已成为把握行业机遇的关键一步。
部分素材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中央空管办出手!低空管理系统建设迈入规范化新阶段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11月24日从中央空管办获悉,中央空管办日前制定出台《国家级和省、市级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功能要求(1.0版)》《国家级和省、市级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信息交互规范(1.0版)》,对低空管理系统建设加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