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0061060

028-86522069

您当前的位置:
Sanzuwu UAS
临港的“智能化”:无人机纳入应急响应,实现5分钟出勤圈
来源:红星新闻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19-09-05 | 69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航拍临港滴水湖,该地区也是临港无人船及低空数字化示范区。

“临港有着直径6公里、高200米的两块低空通航飞行空域,对于无人机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别的地方难以比拟的优势。”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钱茂冬这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今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方案》提出,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8月30日,上海发布50条特殊支持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其中明确提到,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项目优先在新片区布局。

而早在一年半以前的2018年初,钱茂冬便来到了这片地处上海东南的广阔区域,将公司“扎根”在了临港,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临港的变化。当然,关于临港的“智能化”,他不仅看在眼里,更参与其中。

无人机航拍每天制作一张图

甚至可查看河湖是否有污染泄漏

“我们自主研发了无人机智慧机库,提供自动充电、自动调度、自动采集、自动分析的完整方案。临港目前布设有7台智慧机库,无人机每天定时、定航线自动在120米高空对临港进行正向摄影,一天制作一张高清航拍影像图。”钱茂冬说。

↑无人机在临港上空自动巡航(受访者提供)

他告诉红星新闻,7台无人机智慧机库以5公里为半径布设,形成类似蜂窝般的网络,无人机在高空“抹抹布”般地进行拍摄,每天形成的数据量高达110GB。但保存在无人机内的这些数据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完成上传,由计算机进行自动拼接,最终形成覆盖临港74.58平方公里,分辨率达0.05米的高清图像。

“一天一幅图不仅能精确记录临港的发展变化,还能为临港的城市管理提供帮助。”钱茂冬介绍,由于图片分辨率远超卫星遥感图,且更新周期短,相关部门可根据图片查看如是否有违章建筑,土方垃圾堆放是否合规,河湖有无污染泄露等等,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于整片区域的监控能力。而在此之前, 该功能大多只能通过订购卫星遥感图来实现,不仅价格高昂,更新频率较慢,且受到云层雾霾等影响,分辨率没那么高,“但这些问题我们都解决了。”

无人机应急响应

扬声器播放“潮汐来临 请迅速撤离”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广场C座15层
13350061060
培训类别  service

服务项目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