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0061060

028-86522069

您当前的位置:
Sanzuwu UAS
“抢秋”第一线丨无人机腾空“抢金”,科技秋收加速
来源: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25-10-09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受切变线影响,预计10月8日至13日,山东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8—11日较明显降雨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地区,12—13日扩展至全省。

受切变线影响,预计10月8日至13日,山东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8—11日较明显降雨主要集中在鲁西北地区,12—13日扩展至全省。全省过程累积平均降水量40~55毫米,其中,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南北部和淄博北部50~100毫米,部分地区120~160毫米;其他地区25~45毫米局部50毫米以上。
近期的频繁降雨,导致土壤过湿,对秋收秋种造成较大影响。全省各地人机齐上,玉米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投入作业,联动烘干、晾晒等配套服务,按下秋收“加速键”。
     无人机搬玉米,效率提升近10倍
10月8日,秋雨依旧连绵。
在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窦庄村的玉米地里,往日轰鸣的拖拉机不见踪影,一架架搭载专业吊装设备的无人机灵活穿梭。它们精准悬停在玉米秸秆上方,通过机械臂快速抓取成袋玉米,平稳转运至田边。
相较于人工搬运,无人机不受积水阻碍,单次可承重数十公斤,一小时便能完成5亩地的转运任务,效率提升近10倍。
“雨天收玉米,人踩在泥里拔不出脚,一天也运不了几车。现在无人机来回飞,玉米很快堆到路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农民王建民说,他今年种了10亩玉米,无人机帮了大忙。
吕陵镇副镇长张浩介绍,当地组建了专业无人机技术团队,实时监测天气、规划飞行路线,手把手指导农户对接调度,让科技服务精准触达每一块待收农田。
眼下,鲁西新区24.5万亩玉米进入收获季,持续阴雨导致部分地块土壤水分饱和,常规玉米收割机难以下地,成熟玉米滞留田间。关键时刻,鲁西新区成立6个秋收、秋种、秋管“三秋”生产工作帮扶指导组,下沉各镇街现场指导。截至10月7日,鲁西新区已收获玉米22.78万亩,完成进度九成以上。
抢收中,鲁西新区采取“人机齐上、分类施策”。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用履带式收割机加快进度;机械无法下地的地块,发动群众人工抢收,做到能收一亩是一亩。针对玉米水分大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类单位、广场、操场等场地就地晾晒,推广搭架、码垛等“离地储存”技术。同时,积极对接有烘干能力的加工企业,马岭岗镇的玉米烘干设备每天可烘干50吨玉米,有效减少粮食损失。
秋粮抢收,农机是关键“利器”
当前,巨野县72.1万亩秋粮进入收获关键期。
秋粮抢收,农机是关键“利器”。在巨野县玉米种植田里,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穿梭作业,一次性完成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还田。
针对降雨导致的田间积水、土壤松软问题,该县紧急调配84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解决了轮式农机无法下地的难题。
在田桥镇、太平镇等主产区,新型智能收割机高效运转,“摘穗—脱粒—秸秆处理”一步到位,全县玉米日均收获量超万亩,收割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
“天气刚转晴,我们就立刻组织抢收。我种的200多亩玉米,昼夜作业,两天多就能收完,脱粒后的粮食直接运去烘干。”种粮大户孔祥新说。
为应对雨后玉米含水量偏高易霉变的问题,巨野县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烘干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日烘干能力达200余吨。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三秋”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巨野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6万亩,配套完善灌溉、路网、桥涵等设施,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在此次应对阴雨天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该县大力推广智能节能收割装备,将机收损失率稳定控制在2%以内。“新型收割机不仅省油、速度快,抛撒损失也少,一亩地能多收30到50斤。”农机手闫法雷算了一笔“增收账”。
目前,巨野县已调度玉米收获机2136台、小麦播种机12380台,同时强化农机维修与安全监管,严查假劣农资,全力推进“三秋”生产,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有序衔接。
志愿者下田,困难户的玉米有人收了
10月7日,在宁津县津城街道洼刘村,一支志愿者队伍正在给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帮忙抢收玉米。
玉米田里,志愿者们脚踩泥泞,分工协作,掰玉米、装袋、运输……现场一派繁忙。
“真是太感谢这些志愿者了!这几天一直下雨,我看着地里的玉米心里急得慌,自己身体不方便,根本没办法下地收割。现在他们来了,帮我把玉米都收了,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视力不好、腿脚还有残疾的洼刘村村民张长红说。
连日来,德州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农田内积水较多,收割机难以进入作业,若不及时抢收,玉米很可能出现倒伏、霉变等情况,导致农户减产减收。尤其许多村里的老弱病残家庭,因缺乏劳动力,秋收难题更为突出。
“秋收关乎农户一年的收成,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就是要确保每个困难户的玉米都能及时收获。虽然辛苦,但看到老乡们的玉米都能颗粒归仓,我们觉得特别值。”津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浩然说。
该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组包片的方式,深入各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们不仅帮助抢收玉米,还积极协调农机设备,全力保障秋收进度。截至10月7日下午,该街道800多名志愿者已帮助辖区内60多个村庄的120余个家庭顺利完成了全部抢收工作。
同样,在庆云县尚堂镇,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该镇成立8支“三秋”服务队,走进农田一线,聚焦留守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实现精准助收。
“我们以村为单位,明确抢收时序、地块和责任人员,确保帮扶精准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庆云县尚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宝庆说。
面对秋收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尚堂镇统筹调度收割机、运输车等农机具30余台。同时,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帮助农户抢收、搬运。此外,考虑到阴雨天气对玉米晾晒烘干的影响,该镇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引导农户及时联系现有粮食烘干设备,就近开展烘干作业。
(大众新闻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贺莹莹 方垒 报道 通讯员 赵忠宇 别凤显 吴浩然 参与采写)



最新开班通知



操控员培训班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详情请咨询:13350061060(刘老师)

培训时间:每月20日—次月9日

培训模式:精品小班/网课班/周末班


三足乌温馨提示

执照即将到期的学员,请及时按照《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要求提前申请更新执照,更新时间以执照签发日期为准

执照更新教程:【三足乌无人机教育】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有效期内更新/过期续签流程



三足乌无人机教育

三足乌无人机教育成立于2014年,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全国第九家获得无人机操控员培训资质的企业,三足乌拥有200亩实训考试基地,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可开展全机型(多旋翼、飞机、动力升空器、直升机),全等级(视距内、超视距、教员)的课程培训;2016年起开展地区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考试工作,并于2018年成为四川地区第一家民航局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考试中心(四川01),十年来,通过培训及考试服务已为行业累计输送数万名专业人才,是四川的地区名副其实的无人机操控员“黄埔军校”。


主要业务:CAAC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及考试服务,教育部1+X,人社部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及就业服务、航空体育竞赛、青少年科教创新、科普研学与白名单赛事服务等。


三足乌拥有一流师资团队技术能力,多项研究专利,丰富赛事荣誉;自主研发教培系统,全面电子化、信息化过程管理,保障训练安全及质量;资深行业应用经验指导学员职业规划。搭建了无人机标准化、流程化、梯度化、定制化的课程体系,已形成从入门启蒙到应用就业及各级赛事的全龄段无人机人才培养生态链。


拂云旗帜炫青红,三足金乌跃长空,在低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三足乌无人机教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肩扛地区无人机人才培养行业领头旗帜,携手各行业同仁,共架蓝天,共享天际,持续为行业有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控员考试中心(四川01)

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 (ALPA)无人机操控员合格证 考试中心(西南01)



座机:028-86522069

手机:13350061060

微信:13350061060

网址:http://www.szw-uas.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汇融广场C座15层1502


四川三足乌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广场C座15层
13350061060
培训类别  service

服务项目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