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将于6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
6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前探营即将在上交会亮相的企业,看看它们会带来哪些新技术。
国内首款续航超一千公里的中小型民用无人机将亮相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6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上海东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古智能将在本次上交会展出一款长航时垂直起降复合翼无人机“鸿观”DGI-EX6。
“鸿观”DGI-EX6。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东古智能创始人何政道介绍,这是国内首款续航超过1000km的中小型民用无人机,“因为采用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飞控等技术,相比同类3米左右长度的飞行器,续航能够提高2-3倍。”同时,收放式复合翼可以满足垂直起降的要求,克服了没有跑道就无法自主起飞的痛点。
何政道介绍,该款无人机从研发至今已经飞了100多万公里,并且顺利完成7千米高海拔作业、10级抗风测试,现在主要的应用场景在于公共安全、国土资源、基础设施检测等领域。
对于目前正火的“低空经济”,何政道表示:“目前公司偏安防巡检,但后续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和产业链情况,推出(涉及居民消费)合适的品类。”同时,东古智能也用积累了九年的前端智能硬件、中端行业运营和后端数字化平台的经验,开发了服务低空经济发展的新基建——通用共享智能停机场以及基于精细网格划分技术的低空大数据管控平台,为落地低空经济提供针对性的政策规划、产业分析、产业链落地和地空运营保障。
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原创新药在48小时内开出首张处方
今年5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迎来10周年。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是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
作为2002年首批进驻上海浦东张江的本土创新药企,历经20年的发展,和黄医药已跻身自主创新药领域第一梯队。
和黄医药。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和黄医药是本届上交会的参展企业,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24年5月,该企业已将13个自主创新药物推进到全球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三个1类源创新药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并相继进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新优药械等重点目录。2023年,三大替尼均入选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其中,呋喹替尼于2023年11月在美国上市,成为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原创新药,并于48小时内开出首张处方,迅速获得全球患者接纳。目前,欧洲、日本的上市审批正在进展中,有望于今年进入更广泛的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