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0061060

028-86522069

您当前的位置:
Sanzuwu UAS
无人机/有人机一体化作战还有多远
来源: | 作者:szwuas | 发布时间: 2024-09-11 | 57 次浏览 | 分享到:
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首次搭乘由AI控制的X-62A VISTA战斗机进行飞行,展示了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的潜力。美国和英国已成功进行有人机与无人机的编队飞行试验,预示着未来空战将发生重大变革。无人机在侦察、攻击和电子战等方面展现出优势,但也面临技术挑战,如自主性和网络通信问题。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僚机的混合编队将改变空战战术和装备采购策略,但仍需解决信息共享、敌我识别和任务分解等技术问题。

  在未来空战中,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僚机编队或许采取以下战术:以第四代、第五代战斗机为主的有人驾驶战机和无人僚机为主要平台,使用机载中远程和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直接对抗:无人僚机抵近敌方领空打击其严密的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有人驾驶战机则使用各种搭载的空地武器对敌方地面要害目标进行空中精确打击。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近期表示,将很快为美国空军的F-35和即将装备的F-15EX战斗机配备一种无人僚机系统,采用有人机+无人机的全新作战方法。可以预测,有人驾驶战机有可能配备具有不同作战任务能力的无人僚机蜂群,其中包括吸引敌方主力、预先侦察、电子干扰、摧毁敌地面防空武器系统的无人僚机;面对从侧面或者后方接近的敌机,如果长机飞行前方空域未发现有敌机威胁,双机保持适当间距同时转向机动,对非前方空域威胁敌机进行空中打击。如果前方长机执行空战,僚机则对威胁长机安全空中目标进行自主打击,或者长机发射无人机或者大型无人僚机发射微型无人机,运用无人机蜂群战术对敌方陆空威胁目标进行打击。

  然而,无论是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侦察机的混合编队,还是有人驾驶战机作为指挥机与无人攻击机的混合编队,对于更为复杂的空中格斗,无人机就显得力不从心。

  在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僚机编队作战过程中,有人驾驶战机的飞行员不仅要接收来自其他平台的最新战场信息,还要根据战场情况指挥控制无人机。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输入方法,无疑会极大地增加飞行员的工作负担,这就需要研究解决如何将“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应用到有人驾驶战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中的问题。这种技术实际上就是使人与计算机进行语言交流成为现实,类似的场景曾在科幻电影《绝密飞行》中出现过。这种信息交换方式就如同人类之间的对话,简单明了,能大幅降低飞行员的作业强度,同时也减轻了对通信系统的负担。

  从目前无人僚机发展情况看,其在人工智能、隐身技术、最大航程等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虽然无人僚机成本比较低,又注重隐身性能,但是其打击能力不如有人机,航程也难以满足伴随长机战斗机飞行所需。就隐身性能而言,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无人机XQ-58A“女武神”,作为隐身战斗机的“忠诚僚机”是合格的。但是,其最大飞行速度不能与第四代、第五代战机同速度,如果双机编队遭遇空战,长机有时需要加大飞行速度或空中机动进行规避,无人僚机就难以伴飞进行有效掩护。无人僚机外挂导弹虽然增强打击力,但是其易被敌方雷达探测和击落,如果不外挂导弹增加隐身性能,就存在生存能力低、打击力不够等问题。就执行作战任务而言,无人僚机主要担负为有人机执行侦察、作战评估、电子干扰等任务,且作战半径有限,不能接近敌方纵深内部署要害目标相对较近距离,也不能完全保证作为长机先锋执行各种作战任务。此外,针对无人机在战争中被广泛运用,世界各国都纷纷研制反无人机、无人机群的武器系统,研究出战术技术手段拦截捕获打击无人机。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三段88号汇融国际广场C座15层
13350061060
培训类别  service

服务项目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