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无人机产业的主要玩家不是制造商,而是在无人机应用场景下延伸出的多元化服务。伴随应用领域被不断打开,会有更多企业进入无人机服务地带纵横深耕。那些能提供一体化与精准化配套服务产品的商业平台将成为无人机产业链条中的最大赢家。
近日在深圳落下帷幕的2019世界无人机大会迎来了国内外400余家无人机企业的超过1000架无人机。从航拍大赛到创新创业大赛,再到竞速比赛及产业融合创新学术研讨,各路无人机江湖高手竞相登台赛技,在抱拳行礼之中,世人看到了无人机产业高地上群雄逐鹿的激烈与亢奋。
确实,无人机市场的火热造势令人目不暇接。远的不说,Uber就在酝酿今夏开始用无人机配送快餐,宝马正考虑引进无人机洗车,京东在布局无人机+无人车智慧配送体系。正如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报道所言,无人机已从愿景阶段走向大规模的应用阶段,不久的未来,天空将由人机控制时代转为无人机主导时代。
Gartner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无人机产量313万台,市场规模73亿美元,同比增速28%,预计今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出货量将达370.7万台。全球无人机系统产业投资规模比20年前增长了30倍,年产值达150亿美元。未来10年无人机产业的产值将突破4000亿美元。从上游的无人机设计测试、集成研发测试,到中游的零部件与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商业租赁及使用培训与维修服务,无人机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有两大技术驱动力在直接助力无人机高歌猛进。其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与升级给无人机构成强大赋能,如人工智能可提高无人机操作的便捷化与精准化,大数据对每个空域数字化编码,等于为无人机修好了顺畅飞行的数字道路,而物联网的延伸可为无人机拓展更为多元的对接主体。其二,5G大规模的商用将极大助力无人机产业的发展,5G网络完全克服了低空中4G信号未做过加强的短板,能实现对低空领域的有效覆盖,由此无人机的控制范围不仅能无限延伸,还将促成无人机在更广袤空间的链接,能给用户创造出毫秒级低延迟的酣畅体验。
从全球无人机研制的区域市场构成看,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分别占比54%和30%。照用途划分,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研制出的几百种型号无人机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类,我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至少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市场产值几乎占全球的二分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40亿美元,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29亿美元,虽然暂时占有优势,但未来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增速超过消费级无人机增速却是必然。一方面,技术上看,消费级无人机门槛并不高,按行业人士的说法,一套开源程序就能支持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于是近几年全球商业资本纷纷涌入消费级无人机领域,造就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红海格局。另一方面,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头部现象越来越突出,除了在民用无人机市场上排名高居第一的中国大疆外,国际知名的无人机制造商还有3DR、Parrort、亿航、零度智控等,头部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必然抬高消费无人机的市场门槛,增加行业进入的市场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