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连续的火灾、化工厂爆炸、地震等灾害事件的发生,让我国的应急救援行业面临不小的压力,作为应急救援重要装备的无人机,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面临着哪些问题,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价值,都是需要厘清的问题。
未来几年应急行业无人机将持续发展
无人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空中观察、监控空气等各个领域,以警用为例,2014年开始无人机已经发展到八千多架,但当时该领域只有几十架,这几年警用的才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公安各个警种。
6月21日,在深圳第三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期间举办的2019应急无人机前沿技术高峰论坛上,公安部警航办公室顾问、原警航办公室副主任刘道林表示,之所以发展这么快,确实是因为感到无人机管用、实用和好用。“中国的应用航空分两块,一个是有人机、一个是无人机,它是我们警用航空发展的两翼,这几年无人机快速发展,下一步应该好好研究无人机和有人机如何融合、如何互为补充,把它使用好和应用好。”
公安部警航办公室顾问、原警航办公室副主任刘道林发言/图 来源宇辰网
作为一种新的救援装备,警用无人机已参加了很多救援任务,包括信息的传输、应急救援,承担了很多任务,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目前很多实战单位都配备了救援的无人机,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性能稳步提高,价格不断降低,以及发展救援无人机强烈的愿望,我觉得市场是非常大的。”刘道林表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应急行业无人机将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无人机企业对应急无人机以及应急研究使用的不断深入,满足应急需要产品会越来越多,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作用也会不断扩展,成为一个应急救援有力的技术支撑。
“无人机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应急救援无人机作为新型装备更是一项急需加强管理的新事物,但要发展好、管理好、应用好其真正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我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刘道林说,一是应急管理部门、职能部门要围着救援任务对无人机提出一些性能需求,“在应急救援中不同的应急救援任务给无人机赋予什么样的任务、它能干什么就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指标”,第二是要完善现行的运行机制,“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优点在于快速,但现在管控上还比较严格”,他认为,在实施紧急警用任务当中,可以先起飞后报告、边起飞边报告。否则的话,固守提前一天报,怎么知道第二天会有紧急任务?所以现在在管理上,要为有应急救援任务的有人机、无人机能够提供保障。第三是要加强对无人机飞行的管控,从手段和制度建设入手,建立管控系统和飞行报批程序,逐步做到只要无人机升空,都能及时掌握升空无人机注册的编号、型号、性能、归属单位以及操作人员,以防止坏人利用无人机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