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应用越来越快,如果不跟上就会被淘汰。”这是杨海东从业以来最深的感受。
今年33岁的杨海东,是连里最年轻的农机手。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在石河子团场里作业。由于常年累月在外面作业的原因,他的皮肤看起来有些黝黑,但两条浓眉下如锥的眼神,让人一看便知是个能干的人。
2009年,杨海东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石油东方球物理公司新疆地区经理部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和沙漠,交通和生活非常不便,整天面对满目的黄沙,杨海东感到非常的迷茫,觉得人生的颜色不应如此苍白,应该还有更多的未知色彩等待去探索。2011年杨海东正式提交了辞呈,回到他从小长大的地方——149团15连农场,选择成为一名农机手,为团场农业生产提供便捷的农机服务。这一次,杨海东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和人生的方向。
进入连队农机服务站的大门,排列整齐的农机便映入眼帘,这些农机都是杨海东曾经最得力的干将,它们见证了杨海东八年来在农业里奋斗的青春。而这一次,杨海东身边又多了两位红色的伙伴,它们有个响亮的名字——极飞P30植保无人机。
“它们跟其他的农机最大的不同,就是操作非常简单,具有全自主精准飞行作业的功能,效果好、效率高,而且不伤农作物,深受农户们的喜欢”,杨东海介绍道。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海东的作业面积已经达到了12000多亩,这个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所以每当说起此事,他都感到有一丝懊悔,怪自己没能早点入手极飞植保无人机。
当问起他为什么没有早点买的原因,杨海东说主要是因为之前用拖拉机作业也能赚点钱,农户也习惯用拖拉机进行作业,所以觉得没必要花钱去买一个植保无人机。其次,市场上的植保无人机品牌太多,鱼龙混杂,不知道选哪个。
而近两年来,极飞植保无人机在新疆各地喷洒棉花脱叶剂的效果有口皆碑,很多农户用过一次后,第二年便指明要极飞红飞机来喷洒。另外由于今年新疆石河子的棉花倒伏比较严重,拖拉机根本进不了棉花地,一进去就轧棉,轧棉导致的损失连拖拉机手看着都心疼,更别说农户自己了。以1000亩的棉花田为例,如果使用拖拉机进行喷洒脱叶剂,来回至少需要各开3趟,一趟下来就会压坏大约1亩面积的棉花,总共6趟机车,将会造成5—6亩的棉花损失,以每亩棉田400公斤的产量、每公斤8元的价格计算,拖拉机喷洒脱叶剂造成的损失约为1.6万—1.92万。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使用植保无人机的原因。